close

昨天那米一回來,喜滋滋地說:「我們上面的田裡長了好多的杉菜(つくし)和蓬草(よもぎ)噢!」

「真的嗎!明天去採!」

採山菜,是春天的樂事啊!

 P1030077.JPG    

今早六點,達醬,哇答,那米就到新借的田地去,將開墾後清理出來的枯枝燒卻之後,再加上我跟中學二年級的友君,一起到上面的田去採土筆和蓬草。

土筆(つくし)實際上是令人頭疼的雜草杉菜( スギナ)的孢子莖,春天當櫻花開始飄落的時候,會從土裡長出來釋放孢子。看過流星花園的人應該記得女主角叫牧野杉菜,她的名字就是從這個雜草而來。

處理土筆很麻煩,因為它的莖上有一環一環的茶色葉子,在日本稱為「袴(はかま)」,袴會刺刺的,必須摘除。還有,土筆的孢子穗嘗起來很苦,所以通常也會摘除。像今天在田野裡蹲了老半天,摘了一籃的土筆回來,將袴一個個剝除之後再摘掉孢子穗,再入鍋滾過,去除山菜特有的苦味和澀味。經過一層層關卡,「怎麼連半鍋都沒有!」能食用的部分所剩無幾。

仔細看觀察頭部,有些會帶著綠色,這就是孢子。若已經成熟,摘的時候孢子會隨風飄散。當孢子飄散之後,苦味就會減低,不必摘除也可以吃。

之前吃過保留頭部,去掉袴直接下鍋炒的土筆,帶著清脆的口感和清新的苦味,非常好吃。

我特別喜歡土筆淺淺的粉紅色和隱約的苦味。處理完的土筆,加點芝麻油,鹽,胡椒清炒,或是加糖,醬油,味霖,高湯同煮,最後打個蛋關火,等到蛋凝結成半熟狀態後起鍋,或是加糖,味霖,醬油,酒,煮成甜甜的佃煮,都非常好吃。

當然我最喜歡的,還是和櫻花接力,傳遞春天的粉紅信息的清炒土筆了。

 P1030076.JPG  

除了我,大家都忙著採蓬草(よもぎ)。

蓬草其實就是台灣的艾草,也是針灸中的「灸」的材料,夏天時將葉子陰乾剁碎,採取葉子內面的細毛,用來點灸。

這個菊科小草,會在春天時發新芽,長在鄉野小徑或田邊,上面這塊田借來時已荒廢多年,仿若小小原野,長了滿滿的蓬草。

記得還在大仁農場的時候,春天走在山裡小徑時,常常會遇到附近的奶奶婆婆拽著袋子,清晨散步時一邊摘取蓬草。

蓬草常用來做草餅。初春時蓬草仍很嬌嫩,味道清爽不帶苦味,炸成天婦羅,混入麵團中做成司康,餅乾等都很好。

等到再大一點,摘取老得不宜食用的葉子曬乾,裝進布袋中放入浴缸,就是蓬草浴,據說對腰痛和痔瘡非常有療效。

花了一個多小時,摘了滿滿三籃回家。

回家後忙著剔除雜草和塵土,一邊燒水,一邊聊著,明天來做蓬草義大利麵吧,混一點芝麻。

啊,還要去買白玉粉來做草餅。

哇答最喜歡蓬草天婦羅啦,可是昨天才吃過蔥花穗天婦羅耶。

這是春天的樂事啊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hearheachia 的頭像
    rhearheachia

    @JP。有關農、食、育兒的個人手札。

    rhearhea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